07:乡村振兴·绣美黔北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里的“背篓书记”
张鹏
袁华春帮助困难群众精准计算半年收入账。
袁华春帮助村民捕捉年初投放的稻田鱼。
袁华春到集市帮助村民代购生活物资,走在回村民家的石板路上。
  今年38岁的袁华春是赤水市长期镇凤仪村党支部书记。由于所在的地方山高沟深,他走村串户时,经常用背篓给困难群众捎带生产生活物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篓书记”。

  去年一次进山,给村里患病的王大爷送药,累得满头大汗的他把药递给王大爷,叮嘱了几句正要离开时,王大爷一把拉住他说:“看你提七八个布口袋,给村民送物资不方便,我家这个背篓你拿去吧,以后装东西方便。”

  打那以后,背篓就成为袁华春给群众装生活物资的工具。盐巴、酱油、洗衣粉等,每逢赶集日,袁华春都会把村民让他代购的物资,装进背篓送到村民手中。

  累了,就在路旁歇一歇,渴了,就掬一捧山泉水……就这样,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背篓书记”袁华春乐此不疲。

  空闲时,袁华春就拿出书本,学习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业务知识,然后帮助村民发展农业生产。

  开院坝会,袁华春总是习惯记下村民们的意见建议,及时做好回访,解决村民遇到的实际困难。在他的带领下,高山冷水鱼、金钗石斛、雷竹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不断壮大,村里的交通设施不断改善,村民们的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特约摄影 张鹏)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平安遵义周刊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乡村振兴·绣美黔北
   第08版:广告
环境美了 村民笑了
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
夜郎镇:调整产业 引领致富
“稻鱼共生”促增收
大山里的“背篓书记”
遵义日报乡村振兴·绣美黔北07大山里的“背篓书记” 2019-07-15 2 2019年07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