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黔北粮仓”的遵义,是农业大市。“十四五”时期,遵义市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农业八大主导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着力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乡村产业兴旺。
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一项项关于推动农业大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真知灼见。
“推进农业现代化,科学规划布局农业产业是关键,要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因地制宜、区域发展,避免重复布局,恶性竞争。”市政协委员、贵州“一方水土”文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彦岑说,以坝区产业为例,应该合理布局,在一个县域内尽量避免产业雷同,造成供需结构性矛盾和资源浪费、市场滞销。另外,加快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搞好农村物流、农村电商等系统升级,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市政协委员、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映霞提出,我市一些高校可以发挥科技力量,与地方农业企业多维度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帮助农业企业开发高质量、多元化的产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时组建高级农业专家服务团,打造专业的农业推广队伍,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扶贫、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在关键的时节对农作物种植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助推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要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并且还要有完备的基层农技人才队伍作支撑。对此,市政协委员、遵义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人邓小华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进一步优化招录标准,对农技服务人员招录要设定门槛,尽量招录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加大涉农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从源头提升农技人才队伍建设质量;要充分运用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切实加强基层农技人才培训,采取送出去培养、请进来讲学、结对子培养等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对基层农技人员农技推广服务专业知识技能的全员轮训工作,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的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记者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