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近日,新蒲新区在各社区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党员干部主动认领来自社区群众“点单”的“微心愿”,与有需求的群众结对,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送去温暖,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1月13日《天眼新闻》)
和谐稳定,是美好生活的基石。结合“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根据在职党员所从事职业、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和社区需求,在社区开展点亮群众“微心愿”活动,由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成立志愿者服务先锋队,以困难党员、困难家庭、留守未成年人等群体为重点,到他们家中谈心聊天、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需求情况,梳理形成“心愿清单”。重心下沉、力量下移,解决直接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细微问题,找准服务这个党建与发展的结合点,持续发力,以点亮“微心愿”,温情暖民生。
以情感为线,瞄准“靶心”,做好群众最“盼”的事。凝聚人心,共建共享,不断擦亮党建工作品牌,让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对普通群众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通过在楼栋一楼设立“心愿墙”“心愿箱”等方式,全方位收集群众“心头事”和“微心愿”,用小小举动,有效找准群众的服务诉求,改善社区的管理水平,找准治理难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为提升社区治理质量增添新动能。
以务实为要,恪守“初心”,办好群众最“难”的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能因事“微”而轻视。活动走心,观念才能入心。为此,既要坚持尽力而为,从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着手,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水平,逐步探索建立好“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办到群众心坎上,方能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贯彻到群众身边、落到实处。
点亮“微心愿”,架起党员与群众之间一座座连心桥,密切了党群关系。党员干部在“点亮”微心愿的行动中“唱主角、当主力”,就能推动形成各级党组织凝心聚力、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