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名城论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1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样作业”让寒假更像寒假
苑广阔

  ◇苑广阔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寒假没有学科类补课班,没有如山的语数外试卷,孩子们的寒假应该怎样度过?透过中小学校的寒假作业单,记者找到了答案。孩子们的寒假时光,将被各类综合实践、探究类作业、亲子劳动项目以及体育运动“填满”,学生们直呼“有趣!”(1月17日《文汇报》)

  随着寒假的来临,一些家长也有了新的担忧。比如落实“双减”政策以后,孩子的假期时间如何填满?而上海一些中小学开出的寒假作业单,不但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打消了很多家长的顾虑,学校在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通过“花样”寒假作业所折射出来的育人理念,也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浏览上海市中小学的寒假作业清单不难看出,首先是书面作业大幅度减少,很多学校只有一本《寒假生活》算是书面作业。这不仅是“双减”政策的要求,也为孩子们在假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提供了时间、留足了精力。

  其次,“花样”寒假作业更加注重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不管是到菜市场买菜,还是在家制作一种发酵食品,或仔细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并做好观察日记等,这些都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其次,“花样”寒假作业引导孩子关注社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关注北京冬奥会,记录下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有的学校则要求学生记录所居住社区的点滴变化,增添生活愈加美好的幸福感。这些引导孩子关注社会、融入社会的寒假作业,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最后,很多学校的寒假作业,都强调家长的参与性,体现了亲子互动的特点。如“向长辈学一个他们小时候玩过的传统游戏”“和家长一起体育锻炼”等,这些作业除了锻炼体能外,还包含了采访调查、亲子沟通、制定计划、记录统计等多方面的内容,既可以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亲子活动,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不难看出,作为“双减”政策出台后第一个长假期,有了“花样”作业,孩子们的寒假更像寒假了。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区县新闻/广告
   第07版: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公示
   第08版:广告
评论聚焦
点亮“微心愿” 温情暖民生
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有待完善
监管新规出炉 避免盲盒风成“盲盒疯”
灵活就业成大学生就业新形态
公益歌曲致敬遵义城
让“回家的路”更温暖
“花样作业”让寒假更像寒假
遵义日报名城论评04“花样作业”让寒假更像寒假 2022-01-20 2 2022年01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