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旅游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花岗区
“点、线、面”结合 开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向婧
遵义·1935文化街区。 (罗晓华 摄)
捞沙巷美食一条街。 (罗晓华 摄)

  本报讯(记者 向婧)近年来,红花岗区按照“一核两翼串珍珠”空间布局,围绕遵义会议会址,深挖红色资源,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发挥“旅游+”的融合优势,全力建设全国著名红色文化旅游新高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该区立足红色资源禀赋,把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推动红色文化与教育培训、旅游发展、文艺创作深度融合。毛主席住居、红花冈剧院均完成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遵义战役纪念园建设启动,遵义市红色民宿培训学院揭牌,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逐步健全,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承载力、内生力不断提升。

  站在新起点,该区将以红色旅游为引领,创新开发旅游模式,延伸旅游链条,蹚出一条新路,让红花岗区“红”得更加靓丽、更加出彩。

  在完善红色旅游业态方面,以“吃、住、行、游、购、娱”为抓手,整合老城区域现有产业资源,规划项目、精准招商,吸引有实力的商业体入驻老城;围绕“流光溢彩夜贵州”建设,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将遵义·1935街区、老城新街、百盛商圈等打造成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聚集区,将捞沙巷、公园路等打造为美食街区,积极培育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加快推动高端酒店、主题酒店、高端民宿、特色红色民宿等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引进品牌酒店集团入驻老城。

  在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强化旅游咨询服务,建立多层级的旅游咨询网络;优化综合管理机制,实现游客游览和本地居民出行有序管理,改善遵义会议会址游客辐射范围内的游览环境和出行秩序;培育中高级旅游人才,通过招商引进优强旅游企业,吸引高水平旅游管理人才;以遵义市旅游学校专业培训基地为基础,提升学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导游理论知识学习和现场实操实训,为旅游产业储备人才,提高“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实际水平;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符合要求的志愿者。

  在培育红色旅游周边产业链方面,通过引进外地大型企业、重点扶持地方中小企业、综合施策发展服务企业等方式,推动文化旅游、红色培训、餐饮服务等总部企业落地;丰富旅游商品种类,将贵州知名特产、遵义特优产品、酒文化、茶文化、非遗文化、14个县(市、区)名优土特产等加入特色旅游产品销售区,加快旅游特色商品超市(专卖店)建设,将老城打造成全省、全市旅游产品集散地,让游客来老城一次,便可打包带走贵州全省特产。

  在加强红色文化氛围营造方面,以遵义会议会址为轴心,以红色文化场馆开放、老街古巷亮化、塑造演艺公园、美化沿江景道、创建休闲街区等方式,烘托红色文化氛围;整合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纪念公园、毛主席旧居、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委托第三方策划团队,高起点创意、宽视野策划、大手笔设计,产生进入老城就进入红色旅游大景区的效果。同时,深度挖掘老城“三街、六巷、九狮子”等文化故事,设计多条连贯的游览线路向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老鸦山、毛主席住居、苟坝、娄山关等延伸,逐步形成“红色+古色”“红色+绿色”,点、线、面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旅游价值,开启新时代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5版:旅游
   第06版:生活周刊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点、线、面”结合 开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我市奋力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遵义日报旅游05“点、线、面”结合 开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2-02-16 2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