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红花岗区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放管服”决策部署,通过创新工作机制,精简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等举措,不断深化政务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
工作机制完善,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开展。为此,该区按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安排部署,成立了中共红花岗区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主任制,牵头推进红花岗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规范化建设,并围绕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制定了《遵义市红花岗区打造“贵人服务·岗好办”品牌建设省内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强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之需。该区不断精简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以回应群众和企业对政务服务时限短、效率高、服务优的热切期盼。目前,已实现全区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压缩“企业开办”到2个环节;推行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实现低压用户接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低压报装流程实行“用电申请”“现场勘查和装表接电”2个环节,高压报装流程按照“用电申请”“供电方案答复”“竣工检验和装表接电”3个环节开展工作;不动产登记压减至“受理”“缴费”2个环节,“缴税”纳入内部流程,并且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一般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业务即时办结,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深化政务改革方面,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该区大力推进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目前,红花岗区政务服务大厅坚持以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疫情防控”与“政务服务”同推进,保持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并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电子证照系统,积极推进证照数据汇聚和共享调用,实现以“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全程网办事项(依申请六类)763项,电子证照与事项材料并联1064个,套餐可在线申报501个,本区域政务服务部门电子印章刻制比例100%,网上中介服务平台上线机构共计775家,一证通办事项174项。
在提升数字化水平的同时,红花岗区还不断增强实体大厅政务服务能力。2021年,按照《贵州省深化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推进“2+2”模式工作方案》要求,作为“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试点地区,红花岗区围绕“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相关要求,红花岗区政务服务大厅充分整合服务资源,划分自然人综合服务区和法人综合服务区,将应纳入事项全部纳入“一窗通办”。现红花岗区政务服务大厅已全面完成“2+2”改革部署,窗口调整、人员、办公设备配置全部到位,标识、标牌已完成更换,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基本实现“大一窗”改革目标。
同时,按照省、市改革工作要求,“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窗口严格按照配置要求安装了高拍仪、麦克风、高清摄像头、打印机等设备,与“全省通办”系统互联互通,为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融合互通、无差别协同办理奠定了坚实基础;“跨省通办”专区对外公布事项清单486个,与293个地区签订政务服务合作互信协议。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通办”事项办理5662件,办件退件率为零。“跨省通办”办件量已达2962件,办件量主要集中在公安的户籍、身份证业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社保迁移业务,残联的残疾证业务等。
长期以来,该区着力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有“速度”和“温度”的政务服务,为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政务大厅根据窗口人员工作效能进行定期测评,评选季度优秀窗口和先进工作者,对优秀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鼓励窗口工作人员以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为榜样,切实加强大厅各窗口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并保障各种政务服务评价完备畅通。2021年,红花岗区政务大厅“好差评”中差评按时整改率为100%,差评率仅为万分之零点五七,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下一步,该区将着力推进复合型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全力推动党建引领、政务服务、文化阵地宣传提升,通过整合窗口各项资源,提升窗口人员业务素质等举措,为全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添砖加瓦。 (王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