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枭枭 陆邱珊)“卖了20多年的方竹笋,一直以来,都是肩背马驮。今天头一次在竹林中乘坐‘轻轨’卖方竹笋。”9月5日,家住桐梓县狮溪镇箐坝村的笋农张承秀把手扶在铁制的山地轨道机上夸道:“这是今年政府免费给我们修建的,它能够在30分钟内一次性运输2000公斤方竹笋,彻底改变了过去肩背马驮的历史。”
为了减轻笋农山地作业强度,今年8月初,桐梓县狮溪镇党委、政府联合贵州娄山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围绕产业发展,立足群众实际需求,投资150多万元,在箐坝村方竹笋基地内修建了3公里长的方竹笋运输轨道。
这是该县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实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桐梓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并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群众获得感得到明显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也是竞争力。桐梓各地在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聚焦企业需求和社会关切,采取扎实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年初,该县将各种涉及群众和企业办理的高频事项进行了收集整理,编制成“贵人服务·桐心为民一码通”二维码,着力解决群众、企业办事“到处问”“到处跑”“多跑腿”“来回跑”的问题。
为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该县总工会多措并举抓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工作。今年上半年,累计返还4621户(次),返还金额达900多万元。
在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桐梓各地各部门还通过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前不久,该县残疾人联合会对全县87名听障人员开展助听器验配,共适配65台耳背式助听器。芭蕉镇推出“进农家讲政策、进农家解民忧、进农家办实事、进农家树新风、进农家促发展”的“党员干部‘五进农家’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是要更好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桐梓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就是要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不断以服务群众的实效温暖人心、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