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破解村级后备力量储备难、培养难、留用难的问题,习水县官店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拘一格选对人、因材施教育好人,打造村级后备力量“生力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不拘一格选对人。该镇通过走访,关注本镇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本镇致富能手、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了解他们的发展愿景、回乡意愿等,建立相应的信息台账,并通过激励保障等措施吸引他们返乡干事创业。同时,该镇主动对接有关院校定向培养乡村人才,加强对接那些愿意留在农村、在校表现优异、适应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为其提供优质就业渠道。此外,该镇按程序广推严选,严格落实个人自荐、党员和群众举荐、村级党组织推荐、镇级党组织研判、县级备案、动态选拔的工作制度,根据农村发展需求,从年龄结构、男女比例、学历、工作经历、专业、特长等方面综合考虑、统筹规划,选拔了53名村级后备人才。
因材施教育好人。该镇制定乡村人才培训计划,通过县委党校、县职校等平台,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对村级后备干部党性修养、能力素质进行培训。同时完善结对帮带机制,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作为联系人,形成“多对一”的结对帮带机制,在工作上示范、作风上带头,帮助其掌握实际工作方法,提升其学习、工作水平。
打造村级后备力量“生力军”。该镇结合建“五强组织”、创“五面红旗”要求,在双培养工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等工作中,择优推荐11名村级后备人才任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对工作表现突出的村级后备人才,纳入镇级评先评优对象,让他们全面参与村级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同时,该镇按照“备用结合、优者先用”的原则,坚持把政治思想道德放在首位,以工作实绩为标尺,通过平时表现“看一看”、急难险重“考一考”、群众口碑“评一评”等选拔方式,已将2名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村级后备人才选进村级“两委”班子。 (刘泓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