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正是蔬菜播种的时节。播州区第一小学围绕“农耕、文化、体验”的劳动教育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农耕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农时、识农具、学农事、践农务、品农趣。
为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遵义市银河小学在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启智苑”开展多学科融合实践观摩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衣物整理、卫生清洁等技能。
汇川区第五小学因地制宜,利用闲置的教学楼顶开办“海棠农场”,聘请有种植经验的“农场顾问”进行指导。自从有了自己的“责任田”以后,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前来播种、除草、浇水,还填写了《观察日记》。
……
在遵义各个中小学,像这样的劳动课已成为常态,学校在劳动教育基地上创新实践载体,在劳动教育课程上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课率达100%,按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制定日常生活劳动学段目标,丰富课程载体,创新教学方式,把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同时,已有75%以上的学校建成了劳动教育实践园,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标准,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记者 向婧 吴凡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