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凤冈县
10万“娘子军”展现乡村振兴“她力量”

  一个个女能人、女老板、女汉子……从“小锅台”走上了服务山乡、振兴一方的“大舞台”。

  凤冈县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有一支重要的“她力量”,她们敢想敢干,不畏艰辛与汗水,在创新创业带动群众增收路上绽放光彩。凤冈县各级党组织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引导10万名“娘子军”顺应时代变化和发展需要,顶起乡村振兴“半边天”。

  裁布面、装拉链、缝鞋底……走进凤冈县永羚鞋业加工厂的生产车间,清一色女性员工,年龄在20岁到70岁之间。只见她们飞针走线,一双双棉鞋渐渐成型。

  2009年,在外务工学到制鞋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李永琴回乡,在县城开办了棉鞋加工厂。2018年,为了解决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的就业问题,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她将厂房搬进了凤翔社区。

  由于厂里工作时间灵活,工资按件计算,搬迁群众张大姐利用闲暇时间在厂里上班,一个月挣了3000多元。“挣钱和照顾老人和孩子两不误。”张大姐说。

  现在,李永琴的加工厂年产30多万双鞋,产值近400万元,为近80名妇女和20多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李永琴也先后获得“遵义市劳动模范”“遵义市最美创业女性”“醉美遵义城最美凤冈人——最美劳动者”等称号。

  除了办厂创业的李永琴,还有用科技助农增收的苏会。苏会是贵州信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在何坝街道何坝社区,她是有名的科技种菌能人。

  2019年以来,苏会始终坚守在食用菌生产第一线,践行着“用技术改变农村”的初心。

  为做强食用菌产业,减少购买菌棒成本,她积极向省农业科学院寻求帮助,利用遵义市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厨余垃圾制作菌棒,成功实现菌棒成本降低50%、出菇率提高15%。在研发过程中,同时申请了菌棒配方、辅料加工装置等4项技术专利。

  今年10月,她又带领公司探索发展庭院经济新路子,以农户庭院为基地,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免费为农户发放菌棒,鼓励和引导群众利用闲置庭院发展“微菌园”,在助农增收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像这样通过妇女致富带头人引领带动群众致富的例子,在凤冈还有很多。近年来,凤冈县立足乡土人才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带妇建,以“持家、发展、家教”能力培训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妇女、搬迁安置点妇女“三项能力”提升活动,让全县10万名“娘子军”成为“明事理、会持家、有技能、能发展”的新型妇女。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凤冈县还高度重视培养使用女干部,坚持识人、育人、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构建起基层一线选、精准定向育、科学从严管、大胆创新用的干部选育管用。近3年来,该县已有30余名妇女干部通过基层历练成长,走上了领导岗位。

  如今,凤冈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奋勇拼搏,活力迸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主力军”,顶起了乡村振兴的“半边天”。

  (据《贵州日报》)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5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6版:科教/公益广告
   第07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图片新闻
10万“娘子军”展现乡村振兴“她力量”
图片新闻
回乡创业 造福桑梓
图片新闻
公益广告
遵义日报综合新闻/公益广告0510万“娘子军”展现乡村振兴“她力量” 2022-12-23 2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