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予
眼下,湄潭“村歌赛”已经火出圈了。从海选到初赛,再到决赛,21场视频直播吸引网络在线观看50余万人次,创造短视频流量64万至70万人次,微信网络评选浏览量达100余万,点赞次数近500万,成为线上线下关注的热点。(1月25日《遵义日报》)
一处美景一曲歌,唱出乡村新面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村歌赛”坚持推出原创作品,鼓励参赛村民学习、演唱贵州原创歌曲、花灯、小调等,旨在挖掘、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大力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一处产业一曲歌,唱出乡村新自信。让群众“动”起来、文化资源“活”起来,将欢天喜地的“三农”发展氛围瞬间拉满。一场田野中的“艺术”,不仅有生态意蕴,更有精神内涵、文化意境,以文化赋能,引爆经济动能。
一处乡村一曲歌,唱出乡村新生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根和魂。这就需要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展魅力。以文惠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依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好地方文化,蕴含培育文明风尚、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放歌乡村,唱出我们自己的心声。劳动号子,唱出“锦绣”生活;非遗傩戏,演绎浓厚乡情;采茶小调,诠释“最萌”乡愁,村歌乐民、村歌润民、村歌富民,以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美好愿望与发展愿景,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更多源头活水,注入更多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