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本职工作外,喜欢从事一项甚至多项副业。多数人从事副业是为了多一份收入,增加自己的收入水平,也有人是出于兴趣爱好。更有一些年轻人,因为副业做得好,干脆辞掉本职工作,把原来的副业变成了现在的主业。
新经济、新业态、新机遇,对于年轻人从事副业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但与此同时,一些机构和平台,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打着“副业培训”的幌子招揽学员,实际上从事的却是“割韭菜”的事情。
当有网友轻信了对方的一面之词,就会发现其培训是假,卖课是真。部分学员花费高价购买的课程,内容质量低劣,根本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更有甚者,一些学员在参加培训过程中,提供了个人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要防止掉入这样的陷阱,应拒绝“高薪兼职”诱惑,重点关注对方承诺的收益是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此外,还要学会仔细甄别培训机构资质资格,对“培训技能不积极,忽悠兼职特积极”的机构要特别小心。
同时,应厘清引流平台的法律责任,明确其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压实平台责任承担机制,确保平台经营者在面对此类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
平台经营者应加强对培训广告的审核,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应定期进行监测、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内容。对于那些明显存在诈骗风险的“副业培训”广告,一经发现应立即关停,防止更多人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