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第17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于4月18日至20日在遵义市湄潭县中国茶城广场举行。
遵义以茶为“媒”,筑梦黔山,不断在建设茶叶产业强市之路上砥砺奋进。在当前国内外茶叶产销市场的新形势新变化下,遵义市坚持“传统茶+新茶饮”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既全方位展示“黔茶”文化魅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又深度挖掘茶叶经济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
一直以来,遵义致力于让种茶的人走上致富路,让爱茶的人喝上好茶。从以本地特色、产品需求、市场导向为依据,大力发展种植黔茶、黔湄本地优良茶树品种和高香型、高氨基酸型特色茶树品种,到积极打造“遵义红”“湄潭翠芽”省级重点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余庆苦丁茶”等公用品牌,遵义茶产业发展底蕴十足。
作为茶业大市,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遵义茶鲜、香、浓、醇的品质特征。2024年,“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遵义红”“正安白茶”“余庆苦丁茶”的品牌价值分别为45.73亿元、39.17亿元、27.9亿元、21.13亿元和6.93亿元。用茶产业撬起发展的杠杆,这些品牌成为遵义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目前,遵义新茶饮发展初见成效,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帮利茶业、春水堂茶业、逅唐茶业等新茶饮优质市场主体落地遵义,并带动一批新茶饮上下游链条的市场主体加速发展。新茶饮生产、研发、加工、配送等资源在遵义涌动创新活力,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
遵义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产业基础、顺应市场需求,让每片茶叶绽放生命。以茶为“媒”,充分挖掘黔北茶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潜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动全市旅游业加快发展。
遵义以茶为“媒”,以“新”为要,以“净”为涵,以科技促进和带动产业兴旺,让更多遵义茶叶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