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名城论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场岂能沦为流量秀场

  房清江

  近日,郑州一互联网公司直播员工周末上班,引发关注。面对直播是否侵犯员工隐私权、肖像权的质疑,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直播是为了让公司工作状态和业务流程更透明,员工都知情,加班也会给加班费。律师称,公司直播需经过员工的知情和同意,且加班时间要在一定时长限制内。(4月17日澎湃新闻)

  直播上班的争议,本质是公私边界的模糊。当镜头侵入工作场所,员工的肖像权、隐私权就已处于暴露状态。

  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同意制作、使用他人肖像构成侵权。即便企业声称“员工知情”,也难以掩盖管理强势地位下的隐性强制。

  这种“自愿”往往是被迫的妥协,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家企业还将加班文化、员工状态作为卖点,无异于将职场异化为真人秀舞台,把劳动者的尊严与权利变成吸引流量的筹码。

  企业以项目工期为借口安排加班,却将直播镜头对准疲惫的员工,制造“奋斗者”人设。这种披着透明外衣的职场监控,不仅违反劳动法关于加班时长的限制,更在精神层面加剧了劳动者的焦虑。

  其实,企业适度展示办公环境、业务流程本无可厚非,但必须严守法律底线。直播前需获得员工书面同意,明确拍摄范围与用途,对敏感区域进行打码处理,杜绝将员工个人特征作为营销元素。若以“办公室故事”为噱头,将员工生活细节、工作状态肆意传播,甚至通过剪辑制造话题,则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应当予以禁止。

  职场不应成为流量汪洋肆虐的区域。尊重劳动者的隐私权与人格尊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监管部门应明确直播办公的合规边界,例外的原则,对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及时叫停。企业更应反思经营逻辑,真正靠专业服务而非流量炒作赢得市场。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7版: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城市引才如何从“抢人”到“请人”
以茶为“媒” 筑梦黔山
城市马拉松不仅赛速度也赛文明
职场岂能沦为流量秀场
让养老金领取真正形成“一盘棋”
“搭子”盛行背后的风险不得不防
别打着“经验分享”的幌子招摇撞骗了
遵义日报名城论评04职场岂能沦为流量秀场 2025-04-24 2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