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凤冈县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先行区,稻浪翻滚、机声隆隆,一片丰收景象。今年,当地通过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水稻平均亩产突破600公斤,较传统种植模式增产超10%,山地水稻生产迎来量质齐升。
在凤冈县进化镇的田间地头,以往零散的小地块,如今已整合成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宽良田。收割机、轻型运输车往来穿梭,从收割、植保到运输,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这些专为山地量身打造的新型农机,不仅破解了以往人工收割“效率低、强度大”的难题,更将稻谷收割损失率控制在1.6%以下,真正做到颗粒归仓。“田块通过高标准建设改造后,实现了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种植条件。”凤冈县群丰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罗时强说。
从“小田变大田”的良田改造打破地形限制,到抗病高产的良种选育夯实产业基础;从精准施肥、科学管理的良法推广提升种植水平,再到适配山地的良机普及打通作业堵点,“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环环相扣、协同发力,既撑起了水稻高产稳产,也为全程机械化扫清了障碍。据了解,今年凤冈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7.5万亩,总产量预计在8.8万吨左右,通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县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78%,其中机收水平大幅提升至95%。
“我们持续推进‘四良融合’及其配套技术的集成应用,就是要让山地种粮更省力、更高效,让种粮农民得实惠、有效益,真正让山地农业成为增收的好产业。”凤冈县农业农村局粮油发展股股长张万里说。
(凤冈融媒记者 饶云 邓邦英 卢永 曾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