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名城论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搜题类App助长学习惰性
斯涵涵

  ◇斯涵涵

  手机一拍,答案就来。近年来,拍照搜题App成为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引流工具。“用户体验”越来越好,使得不少学生群体对其产生了高度依赖。与之相伴的,是持续升温的争议:此类App到底是帮助孩子学习还是助长了他们的惰性?(4月8日《新华网》)

  客观地说,各类搜题App让家庭作业习题的答案唾手可得,可以让学生做完了题目对照批改,有利于提高学生做家庭作业、自主学习的效率,也有助家长摆脱“辅助而不能”的尴尬,因此,当前拍照搜题App有很高的用户黏性,堪称“引流利器”,且功能还在不断升级,在学生中的渗透率持续走高。

  然而,答案“拍立得”也具有明显的弊端:在解题方面,搜题App成为抄作业的绝佳帮手,很多学生通过搜题App直接获得答案,根本就没有学习思考的过程;很多学生遇到考试便“露馅”,老师也难以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容易造成教学失准、失焦,有碍教育水平的完善提高。在答题方面,大学生兼职挣钱,答题水平参差不齐,不少答案并不正确,对学生有误导作用,良莠不齐的“标准答案”是实实在在地误人子弟。在有效学习时间方面,拍照搜题App看似迅捷,其实以搜题为名获得手机支配权的学生绝不在少数,使其养成了依赖App、抄作业、过度玩手机、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备独立自主思想,拥有自信、自律、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过程中思维训练重于获得答案。而搜题App违背了教育规律,是急功近利教育理念的工具化表现,是另一种形式的“拔苗助长”。

  我们要正视搜题App所带来的技术双刃剑效应,既不能采取“一律禁止”的简单粗暴方法,也不能听之任之,束手无策。学校、家庭、平台、社会要共同努力,强化搜题App的规范约束,合理使用,扬长避短,标本兼治,让搜题类App真正成为学习的助手,而不是助长学习惰性,束缚思维活力的“简答器”。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平安遵义周刊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乡村振兴·绣美遵义
   第08版:广告
小家电仅有“颜价比”还不够
用好用活医保资金 健全医保共济保障
保健品坑老何时休?
莫让搜题类App助长学习惰性
凝聚青春力量 绽放最美芳华
一语中的
让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熠熠闪光
遵义日报名城论评04莫让搜题类App助长学习惰性 2021-04-12 2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