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名城论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11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扩大文明的“朋友圈”
梦 生

  ◇梦  生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根本。只有市民整体文明素质提升了,文明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了,文明创建才能事半功倍,文明城市才能创得成、守得住。

  怎样才能扩大文明的“朋友圈”呢?笔者认为,要通过打好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的组合拳,让讲文明话、做文明事的人越来越多,并影响带动身边的其他人,形成文明的“羊群”效应。

  教育引导需要结合平常的生活小事,通过“短小微”形式,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文明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窗口,让文明素养入脑入心,使市民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腿,并使之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树立文明可敬、不文明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管理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教育,要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让人们知道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能做,让那些不文明行为受到监督和批评,甚至付出相应的代价,增加不文明的成本。特别是针对乱扔垃圾、交通违章、占道经营、破坏公共设施等一些突出的不文明陋习,及时进行批评;情节严重的依规进行处理,予以公开曝光,形成震慑作用。对发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记载,纳入个人文明档案,累积到一定次数的,对其就业、出行、贷款、信用评级、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适当限制。通过教育引导、严格管理双管齐下,才能使其提高觉悟,最终形成文明自觉,真正让文明细雨浸润名城的每个角落,成为这个城市最靓丽的底色。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平安遵义周刊
   第06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7版: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广告
   第08版:广告
科学防治 共克时艰
疫情防控不当局外人
校园设立“朗读亭” 阅读变得更有趣
打击式教育当休矣
兴诚信之风共守文明
一语中的
扩大文明的“朋友圈”
遵义日报名城论评04扩大文明的“朋友圈” 2021-11-01 2 2021年11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