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制定并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充分展示广大人民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日起,本报开设“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栏目。敬请关注。
波光粼粼的湘江、郁郁葱葱的凤凰山……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抓实生态环境保护,抓好绿色经济发展,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夏日的遵义,天空晴朗。记者来到遵义城区穿城而过的湘江岸边,有人散步,有人钓鱼,河水清亮,缓缓流淌,呈现出水清岸绿的景象。“湘江是遵义人的母亲河,水质很好,生活在这里特别舒心。”红花岗区居民李刚说。
湘江干流全长155公里,其中遵义段130公里、流域面积4878平方公里,流域内涉及汇川、红花岗、播州、新蒲等8个县(区),面宽河多、集污面大。
为推进湘江流域遵义段生态保护,我市全面实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开展湘江水资源保护、河流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
近年来,湘江流域先后实施综合治理项目69个,完成湘江干支流河道清理整治45公里,新建和改建污水处理厂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万吨/日,建成雨污管网627公里,整治排污口31个,湘江上游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
如今,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大为好转,湘江中下游断面水质持续改善。“现在打秋坪、鲤鱼塘国控断面达到Ⅲ、Ⅱ类水质,支流虾子河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去年湘江综合治理被列为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正面典型案例。
为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我市还不断探索、完善和强化河长制体系,巩固提升全市河湖整治成果。目前,我市共有4366名河长、398名河道警长。今年1月,我市聘任33名环保专家、33名水利专家,担任全市设有市级河长的33条河流(水库)义务监督员,协调、指导、监督河流治理保护工作。
河长制持续发力,全市河湖面貌明显好转。目前,我市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100%,19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33个县城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12%以上,赤水河(遵义段)获中国“最美家乡河”称号。
(记者 金枭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