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耀文
近日,52岁的山东临沂果农吕玉霞,在网络上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由于在家中排行老二,她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沂蒙二姐”。吕玉霞从小就喜欢读书和写作,并且将她在田间地头的劳作生活,写成诗歌。(3月28日央视新闻)
吕玉霞脱口而出的诗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不少人在视频下留言,她就是沂蒙山里的“田埂诗人”。对这样的称呼,吕玉霞一再解释,她写的不能算诗,只是“土味风格的顺口溜”,她也只是一个喜欢文字的农人而已。
吕玉霞的诗大都以这是什么吗?这不是什么,是什么什么。她这样开头不是八股的套路,而是她自己的风格。就像古诗的比兴手法,你让她讲比兴,她不一定讲得很清楚,但她在实践中却无师自通地运用了。
她的诗句简单直白,却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读者的心间,让人感受到那份来自乡土的温暖和力量。
吕玉霞的诗,是她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在她的笔下,每一片雪花、每一缕风、每一声鸟鸣,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意义。她的诗,就像她的人一样,让人心生敬意。
吕玉霞虽然自谦只是喜欢文字的农人,但她的才华和热情却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她的诗,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乡村的田野,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她的诗如同一股清流,让人感受到那份来自乡土的宁静和美好。
近几年民间诗人层出不穷,有外卖小哥,有农民工,有农民,他们的诗为什么受人喜欢?因为接地气,都是生活的感悟。他们的诗并不消沉,不怨天尤人,有厚度,有温度,让一个个“下里巴人”变成了“阳春白雪”。
以吕玉霞的《田埂上的守望》为例,诗中这样写道:“田埂蜿蜒,似大地脉络。老农弓腰,种下希望颗颗。”简单几句,便勾勒出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画面,以细腻笔触展现农民对土地的深情与生活期许,尽显农村质朴又充满希望的景象。
追求让希望的田野上氤氲着诗的花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野百合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