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网红民宿”凭借差异化体验吸引消费者专程打卡,但随之而来的跟风潮使民宿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阻碍了行业进一步发展。(4月2日《经济日报》)
近年来,随着各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宿发展如火如荼,民宿经济成了各地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产业,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但是,一些地方在发展民宿产业时却陷入了“复制粘贴”的误区之中,生搬硬套地照搬他人“作品”。这些民宿虽有靓丽、光鲜的颜值,却难以赢得游客的认可,个中缘由,就是因为只有“颜值”而没有“品质”。
其实,一个地方的民宿发展如何,除了当地的旅游资源是否丰富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民宿的“品质”和“内涵”,包括民宿的独特风格、市场规范化管理,以及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甲级、乙级旅游民宿名单,一批风格独特、品质过硬的民宿成功入选,这验证了民宿发展不能“复制粘贴”。只有品质过硬,内涵丰富,表里如一的民宿,才能被消费者“看见”和认可。
民宿发展要想既“长久”又有“钱景”,就必须在“品质”上动脑筋、下功夫。
一方面,除了国家层面可出台宏观的旅游民宿“评价标准”外,各地政府也可出台微观的旅游民宿“评价标准”,并指导当地民宿从业者对“标”打造,应注重民宿品质,做到表里如一,以过硬的质量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另一方面,各地不妨以“民宿评级”为推手,推动民宿市场规范化管理,从而既为消费者选择民宿提供权威参考信息,又通过“官方认证”的方式提高优质民宿的市场识别度,引导更多民宿向合法合规、高品质、有特色的方向发展,形成正向竞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