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涂林念
为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近段时间,遵义市各地公安机关积极组织民警走进校园,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切实提升师生法治素养与安全防范能力。
公安民警围绕防范校园欺凌、识毒防毒、反诈防骗、应急避险和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通过案例剖析、互动问答、技能实训等多种形式,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同学们的心中,不断提升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素养,共同营造安全、和谐、阳光的校园环境。
面对欺凌,勇敢说“不”,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面对欺凌,要勇敢说‘不’,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求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近日,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所长宋涛走进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以《如何保护自己》为题,围绕“认识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和“预防与应对方法”三个方面,为600余名初一新生带去一堂主题鲜明、内容生动的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
宋涛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案例,深入剖析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其对受害者造成的身心伤害,帮助学生清晰识别言语、行为、社交等各类欺凌行为。
警惕诈骗陷阱,牢记“三不”原则
近日,新蒲公安民警深入辖区各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反诈宣传活动。
“您买的零食有质量问题,点击链接能领双倍退款。”台上的公安民警话音刚落,台下学生立刻举手指出破绽:“这是钓鱼链接!正规客服不会让点陌生链接,更不会要银行卡验证码!”……在“诈骗话术找茬”互动环节,新蒲公安民警现场模拟虚假客服来电,向师生们普及防诈知识。
为帮助师生直观识别常见骗局,民警结合辖区发生的“免费领游戏皮肤”“高价收账号”“日赚300元”刷单等真实案例,细致剖析了游戏交易诈骗、刷单返利、冒充电商客服退款等校园高发骗局。
民警通过问答强化“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法则,提醒学生守护好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隐私信息,切勿出租、出售个人银行卡和电话卡,同时倡议大家争当“小小反诈宣传员”,将防骗知识带回家中。
识破毒品伪装,坚决远离危害
“同学们,请看我手上拿着的这包糖果的包装,看似普通,其实是一种新型毒品。大家在购买零食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店铺,仔细查看包装标识,绝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和饮品。”凤冈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走进凤冈县第一中学,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民警结合图文展示和真实案例,揭秘了毒品被伪装成“棒棒糖”“跳跳糖”“奶茶”等常见食品的欺骗手段,明确指出毒品对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及未来发展构成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筑牢远离毒品的心理防线。
掌握应急技能,安全有序疏散
“如遇火灾,请牢记‘捂口鼻、低姿行’,沿安全出口指示灯方向前进,切记关门可阻隔浓烟。”
“要有序疏散,低姿、捂口鼻、靠右行,不拥挤、不推搡。”
……
为强化校园安全防线,提升学生安全防护能力,务川自治县公安民警以“安全护航成长”为主题,走进该县部分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将安全知识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在逃生演练环节,警报响起,学校师生在民警的指引下,弯腰护头、快速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全程高效规范。随后,民警现场演示灭火器“提、拔、握、压”四步使用方法,并邀请学生代表实操练习,确保掌握操作要领。同时,民警还检查校园消防设施与应急通道,提醒学校定期排查安全隐患。
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好习惯
“同学们,乘坐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哦!”遵义交警借助开学典礼、班会、教师教研会等走进校园,扎实开展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活动。
活动中,民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出行特点,通过发放宣传图册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传授如何安全行走、安全乘车、识别交通标志等基本常识。重点强调了“一盔一带”的重要性,以及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乘坐超员车和货车等安全知识,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与此同时,交警也积极向送学家长开展面对面宣传,呼吁家长以身作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停车,共同维护校园周边良好交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