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花岗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统揽政务服务工作全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提升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稳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落实服务新举措
便民利企促发展
“现在的政务服务太贴心了,周六也可以办理业务。”日前,在红花岗区人民政府政务大厅二楼的“7×24小时政务服务站”里,市民吕女士利用智能自助设备,不到10分钟就自助完成了医保相关事务办理。
“7×24小时政务服务站”只是红花岗区便民利企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打通政务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该区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盲点问题,推出资料预审“快捷办”、材料不全“容缺办”、领证不便“寄递办”、招商引资“代帮办”、自查自纠“陪同办”、企业开办“集成办”、会展活动“一站办”、印章刻制“免费办”、中介服务“进驻办”等多项便民服务举措,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办事满意度。
优化办事流程
提升服务效能
时限短、效率高、服务优的营商环境是群众和企业对政务服务的热切期盼。红花岗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发现的问题,以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提高办事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办事便利度为目标,不断细化办事指南内容,精准编制并动态管理办事指南,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标准答案”和“一本通”,持续推进镇(街)、村(社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区直部门“9+X”4542项、镇(街)3018项、村(社区)9920项事项办事指南编制并录入贵州省政务服务网进行集中公布。
同时,该区不断深化“一窗式”改革,梳理“一窗式”政务服务事项,设立58个“一窗式”受理窗口。扩展合作区域,落实“跨省通办、一次办成”工作,设置综合通办窗口和行业通办窗口,实现了849个事项“全省通办,一次办成”。并加入“云上办”联盟,实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个地级城市,214个县(市、区)、开发园区,共计261个地区“跨省通办”。
在办事时效上,将事项办理时限在要求压缩法定办结时限50%的基础上再压缩。截至目前,该区依申请6类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压缩率已达91.1%。
强化资源共享
优化营商环境
该区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互联互通,强化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应用,完成全区所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电子印章制作工作,并实现124个电子证照入库贵州政务服务网,入库量达274426个,政务服务高频证照(身份证、营业执照、驾驶证等)在贵州政务服务网共享调用次数达270563次。并在贵州政务服务网推出公布“我要开餐馆”“我要开小卖部”等“集成套餐”服务457个,保持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实现全区政务服务事项“零跑腿”事项占比达96.43%。
2021年1至9月,红花岗区人民政府政务大厅总办件量为1850044件,其中网上申报1321140件,窗口受理528904件。
提升服务意识
建设服务型政府
倾听群众呼声,狠抓12345热线服务工作,制定印发《红花岗区12345非紧急类政府服务热线建设实施方案》《红花岗区12345非紧急类政府服务热线运行管理机制》等方案,及时接收、有效处理转办工单。每月召开12345热线专题调度会,采取“一月一通报”方式,整理分析基础数据,定期举行业务培训会,双向沟通、及时答疑,有效提高工单办结率、满意率。今年1至8月,该区12345热线中心转派工单共计19199件,共办结19199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1.49%。
同时,该区聘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等各行各业人员20名为区级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积极建真言、献良策。并通过开展“五个一批”基层走访活动和陪同服务,进一步了解全区政务服务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政务服务。
栽好梧桐引凤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该区着力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以高质量推进产业大招商,为全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注入强劲动力。 (刘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