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名城论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晒化妆品亟须从两个环节“打假”

  冯海宁

  炎炎夏日来临,防晒化妆品迎来销售高峰。不少商家打出“防护+修复”的宣传口号,声称产品既能防晒,又能美白修复。然而,消费者购买使用后却发现,这些所谓“多效合一”的产品,其实很多只是普通的化妆品。(5月26日央视财经)

  防晒化妆品无疑是当前化妆品市场的热销产品,不只是女性人群需要防晒,很多男性也需要保护皮肤。

  然而,化妆品市场却泥沙俱下、鱼目混珠,既有标注“国妆特字”批准文号、代表防晒指数的“SPF”值和“PA”值的正规防晒化妆品,也充斥着冒充防晒化妆品的普通化妆品。

  当消费者购买使用后发现,一些所谓的“防晒化妆品”或“多效合一”化妆品,不过是商家虚假宣传、滥竽充数罢了,已经为时已晚,除了付出过高消费成本,还可能付出健康代价,皮肤被晒伤。

  此次记者调查发现的问题,如“超过三分之一并非真正防晒化妆品”“防护≠防晒”,以及专家普及的相关科学知识,如产品标注的防晒剂种类与实际检测不符,使用后可能引发急性的皮肤损伤,晒红甚至出现水泡,这对消费者都是重要提醒,即购买时不要被虚假宣传所忽悠,而是要认准正规防晒化妆品相关标识。

  但仅提醒消费者还不够,更需要监管部门系统构筑治理防线。比如,对网上网下销售的防晒化妆品加大监管力度,既应扩大抽检范围增加抽检频次,也应对问题商家依法严肃处理杀一儆百。所谓抽检,既要检测成分,也要检查包装和营销。

  再比如,拓宽投诉渠道、降低维权成本以鼓励群众检举。对查证属实的举报,按有关规定给予举报人奖励。

  防晒化妆品“打假”需要法治更给力。防晒化妆品无论是在营销环节造假,比如将普通化妆品包装为“防晒化妆品”,还是在生产环节造假,例如标注的防晒剂与实际不符,都应按照《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从严从重处罚。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区县新闻/公益广告
   第06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7版:乡村振兴·绣美遵义/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粽叶青青,裹住千年传承
关爱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让乡村的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
“移动游乐园”不能成为“危险乐园”
规范拍摄收费是对“天价毕业照”釜底抽薪
给平台会员费“套上笼头”
防晒化妆品亟须从两个环节“打假”
遵义日报名城论评04防晒化妆品亟须从两个环节“打假” 2025-05-29 2 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