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绿浪翻滚。走进海拔1200米的贵州凤冈县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村民正在茶林间采摘秋茶。
据贵州凤冈县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亮民介绍,这片2000多亩的茶园是他的父亲带领群众,按茶林复合种植模式,经过40多年的精心培育才形成的,每年可直接产生1000余万元的经济价值,还被列入县级茶园碳票开发范畴,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双赢。
近年来,凤冈县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以国家储备林、退化林修复等重点项目为依托,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技术手段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创新构建“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相间”复合种植系统,推广“两减两替代”绿色防控技术,壮大“碳汇库”。
从田坝向南而行,登上凤冈县东方红国有林场海拔1406米的万佛山山顶,望不尽的绿色。
“1971年,我的父亲26岁来到东方红国有林场,守护这片林区,一干就是一辈子,现在我和我的儿子接过‘接力棒’,继续以林为业、以场为家。”看着远方的森林,50多岁的护林员袁庆感慨地说。
袁庆介绍,东方红国有林场位于凤冈县进化、琊川、蜂岩三镇之间,林场总面积1.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2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98.16%。
“2024年3月,东方红国有林场成功申报全省第一批、遵义市唯一的省级林业碳票。当年签发碳票碳减排量1.78万吨,生态产品经济价值151.08万元。”凤冈县林业资源管理保护和发展建设股负责人安运松说。
多年来,凤冈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凤冈森林覆盖率已达60.58%,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各类植物1000余种,各类动物400余种。目前,全县林地、茶园总面积达200余万亩。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如何有效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凤冈在东方红国有林场实施省级林业碳票项目开发试点,在全县优选权属清晰的茶园开发县级茶园碳票,探索省级林业碳票和县级茶园碳票的开发、交易变现。目前,开发第一批省级林业碳票0.23万亩、县级茶园碳票5万亩,监测期碳减排量达6.6万吨。
同时,凤冈多部门联合,探索完善新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业碳票在林业行政执法与司法协同创新,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修复责任,依托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与损坏林地生态环境、需赔偿认购碳汇的企业开展林业碳票交易。
好生态换来“美丽经济”。随着贵州一企业成功购买东方红国有林场省级林业碳票,用于抵消该公司碳排放,创下了全省首例碳排放抵消和碳票交易价格最高两个“第一”。目前,凤冈完成省级林业碳票交易金额106.59万元、茶园碳票交易金额5.16万元,空气“变现”成为现实,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凤冈通过生态资源转化,将绿水青山变为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生态价值加速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加完善。数据显示,2024年,生态经济占比达65%以上,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达53.21万亩,产值达17.88亿元;开发茶园、林业碳票5.23万亩,总价值达440.8万元,实现“碳票”变“钞票”。
“下一步,凤冈将立足林场、茶园生态资源禀赋,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挖森林、茶园资源碳库功能,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将森林、茶园资源转化为碳票资产,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遵义市生态环境局凤冈分局局长晏飞表示。
(凤冈融媒记者 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