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予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工作效能,红花岗区充分立足城市社区发展实际,打造一批便民利民的暖心“红城驿站”,通过建强阵地、优化服务、共治共享等方式,不断引导外卖小哥、货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紧密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服务基层治理。(10月18日《遵义日报》)
红花岗区聚焦各类群体需求,以深入推进15分钟“网格党建服务圈”建设为契机,有效整合辖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为新就业群体打造集休息、阅读、充电、议事等一体化的“微笑小屋”“小哥驿站”“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等各类“红城驿站”240余个。“红城驿站”改善的不仅是人们的休息条件,也将社会的温暖和善意传递到户外劳动者的心里。
一座城市的温度往往体现在小事小节上。对普通劳动者的关爱,彰显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高度,也体现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
红花岗区依托“红城驿站”开展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开展暖心服务、收集意见建议等举措,建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行业党委—主管部门”诉求收集应答机制,及时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子女就学、社保办理等问题,营造出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浓厚氛围,让小“驿站”传递大“温暖”。
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日益壮大。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劳动群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以情换心,将城市的温暖体现在细节上,小小驿站也能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港湾,成为爱心接力平台,成为党群、干群、群众相互之间感情的“联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