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随后,为倡导群众更广泛地参加体育健身运动,很多国人建议把8月8日设立为“中国体育节”,目的是想让每一个中国人铭记光荣历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全民健身,从而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而如今,国家积极回应民众诉求,拟定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这令人振奋!当今世界,体育运动正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掀起滚滚热潮。法国、日本、美国、朝鲜、土耳其等国,都已设立了自己的“国家体育节”。可见,设立“国家体育节”也是世界很多国家的做法,也不断推动全民体育健身迈向纵深。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刚性要求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等。这需要学校在贯彻落实这一政策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体育教育能力,重新分配好体育教育课程在学生学习课程中的占比。由此,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也有助于让学生释放过重的学业压力,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19年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两大目标,即“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向着体育强国迈进步伐,需蹄疾步稳。可见,设立“国家体育节”是健民利国之举,必将使国民更健康、国家更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