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名城论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主旋律影视成为精神主餐
合 乘

  ◇合 乘

  最近,由国家广电总局出题、组织推进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功勋》正在热播。该剧取材于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用单元剧形式串联起他们的人生华彩篇章。

  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作品可谓层出不穷,比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比如《中国机长》《中国医生》,再如《攀登者》《长津湖》。当“正能量”屡屡获得“大流量”,观众对优秀主旋律作品充满期待时,让主旋律影视成为精神主餐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梳理《功勋》“走红”的因素,一是人物好,二是故事好。无论是《能文能武李延年》《无名英雄于敏》《默默无闻张富清》《黄旭华的深潜》,还是《申纪兰的提案》《孙家栋的天路》《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每个人物都在人们心目中占有极高的位置,每个人物背后都有着撼动人心的故事。

  《功勋》如此,其他“走红”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何尝不是这样?当然,扎实生动的故事题材,赤诚鲜明的家国情怀,这些只是成就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关键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在故事呈现方式上,以及视觉效果方面,无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让主旋律影视成为精神主餐,除了创作者要善于从红色历史长河中提炼打动人心的优秀题材,从广袤大地上找寻震撼人心的生动素材,还需要后期的更多精良制作,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实际上,“热血”“致敬”“有质感”“节奏快”,这些从弹幕刷屏中透出的观众认可,无不凝聚着创作者、制作者的匠心。至此,《功勋》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和至真的情感表达,让观众再次感受到主流影视剧的独特魅力。但是,要让更多主旋律影视产品成为当下以及未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主餐,显然还需要在政策、市场、创作等方面继续发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今日红花岗
   第06版:科教/公益广告
   第07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8版:广告
评论聚焦
“菜篮子”乘船出海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体育节”是健民利国之举
“网红打卡地”泛滥 亟需摒弃“网红至上思维”
“国家体育节”值得期待
以市民文明彰显城市文明
让主旋律影视成为精神主餐
为校园筑好“防护墙”
遵义日报名城论评04让主旋律影视成为精神主餐
2021-10-22 2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