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玲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高度重视文风、作风问题。早在延安整风时期,“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就被列为整顿“三风”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系统审视“改文风、转作风、树新风”的深层价值意蕴,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作风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更对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作用。
理论根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各项工作必须立足于现实国情、社情、民情。将“改文风、转作风、树新风”置于这一哲学基础之上,体现了我们党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实践导向的科学态度。
不良文风往往会导致形式主义滋生,信息获取失真,难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朴实贴切的文风,能够更高效地将核心内容传递给受众,使其迅速把握重点。诸如“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要想富先修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撸起袖子加油干”等通俗易懂的政策俗语,摒弃了高高在上的“说教味”,从实际生活出发,用轻松自然的语言传递人文关怀,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明。
转作风是源于对现实环境与群众诉求的深度回应。只有融入客观实际和现实生活,站在群众立场,彻底转变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才能切实解决问题。要用事实来说话、以实绩来检验干得怎么样。黄文秀秉持“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担当,始终严守驻村纪律,将宝贵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黄大发凭借“一心为民修水渠”的信念,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功解决全村的饮水和灌溉问题。他们的事迹充分证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映照着真正的先锋力量必然落脚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树新风则着眼于现实发展的长远考量。旧的文风与作风若不革新,将成为创新与变革的绊脚石。中央层面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不仅是立足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要求,更是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改文风有助于带动作风转变,新风的树立又为文风、作风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撑与精神动力,三者在辩证统一中共同助力社会发展。
实践路径: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务实的文风是深入实际认识的结晶,扎实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要求,而积极向上的风气则是立足实际、推动实践发展的保障。
改文风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表达层面的具体体现。坚持按客观规律改文风,就是要使语言表达符合“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做到言之有物、言简意赅。在如今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部分新媒体为博眼球有意制造噱头,甚至故意歪曲事实,不少错误思潮也借此在网络上升温发酵,给主流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主流媒体肩负着舆论引导和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职责使命,更需要精准把握好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媒体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在事实呈现和多元表达中找到最佳平衡,用真实、准确、生动的报道回应社会关切。
转作风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实践层面的必然要求。坚持按客观规律转作风,就是要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紧扣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真正下沉一线,体现民生情怀与服务意识,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革命战争时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作为三大纪律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工作的重要原点,它不仅体现了优良作风,更牢牢守住了群众纪律的红线,成为党赢得民心的关键。在新时代,我们更应传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树新风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在社会环境层面的深化拓展。社会风气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须适应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风气,往往会成为阻碍改革创新的思想桎梏。坚持按客观规律树新风,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培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风尚。只有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才能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目标指向: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唯有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方向不偏、成效扎实。
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更加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
改文风,就是要破除“假大空”的话语惯性,倡导讲真话、说实话、说管用的话,使文件材料、政策宣传真正反映实情、服务决策、指导实践。
转作风,就是要摒弃坐而论道、闭门造车的工作方式,推动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进一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
树新风,就是要培育尊重实践、崇尚实干、注重实效的政风民风,让求真务实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站在新时代发展的关键节点,唯有以“短实新”的文风传递信息,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工作,方能凝聚起党心民心。让我们以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让新风正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桐梓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