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成江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当前,“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要扎紧抓在经常的制度笼子,让敢管敢严成为“工作圈”常态。党员干部的权力运行集中于“工作圈”,必须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把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各级党委(党组)要聚焦招投标、行政审批、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关键领域,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四个不直接分管”等规定,建立负面清单,强化风险预警。发挥监督联席会议作用,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常态监督合力,坚决防止政商勾连、资本向政治领域渗透等问题,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织密融入日常的监督网络,让真管真严成为“社交圈”常态。“社交圈”是检验党性修养的重要窗口。要坚持监督关口前移,将干部监督管理从“八小时内”延伸至“八小时外”。畅通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渠道,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违规宴请、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问题线索及时核查、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监督格局,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有责必问,让每一位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
要注重落在平常的家风建设,让长管长严成为“生活圈”常态。家庭是廉洁自律的第一道防线。要依托社区治理平台,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基层服务和治理实践。结合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立家规、传家训、美家风”主题活动,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通过家风促党风、带民风,推动形成重家庭、严家教、正家风的良好氛围,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唯有把严的要求贯穿日常、融入经常、落到平常,才能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作者单位:红花岗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