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名城论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制菜不应成为“秘制菜”

  ◇戴先任

  9月10日,罗永浩发博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该言论在互联网引起热议,一时间引发对西贝以及预制菜的讨论和关注。(9月11日澎湃新闻) 

  不仅知名连锁餐饮集团,众多餐饮企业未明确向消费者透露使用预制菜的情况,这一现象实际上已成为餐饮行业的隐性规则。以至于“不使用预制菜”反而成为某些餐厅的营销亮点,那些坚持现场烹饪的餐馆因此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偏爱。

  目前,不仅外卖广泛采用预制菜,堂食中预制菜的使用也日益增多。对商家而言,预制菜的使用意味着更高的效率和成本节约,更优的性价比,以及更标准化的食品。选择现场烹饪会降低效率,而使用预制菜则能加快出餐速度,节省门店租金和厨师的人力成本。这使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采用预制菜。

  预制菜市场若规范发展,也有诸多益处。然而,当前预制菜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许多餐饮企业未明确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菜,以及部分预制菜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资质,导致预制菜的质量和食品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商家应当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确保消费者清楚了解所点菜品是现场制作还是预制菜复热。

  应推动预制菜的健康发展,如提升创新研发能力等,引导和培育行业的良性发展,使预制菜真正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健康、美味之选。这需要长期坚持、多方协作和综合施策。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名城论评
   第05版:平安遵义/公益广告
   第06版:综合新闻/公益广告
   第07版:民生周刊
   第08版:广告
九坝蝶变诠释乡村振兴新解
规范教辅要“添柴”别“添堵”
网络代订看上去是“馅饼”可能是“陷阱”
缓解普职分流焦虑不能只靠提高普高招生比例
强制摊派月饼:别让节日营销踩踏法律红线
“真空包装”不等于食品安全
预制菜不应成为“秘制菜”
遵义日报名城论评04预制菜不应成为“秘制菜” 2025-09-15 2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